8位和32位处理器核心主板设计完毕
8位和32位CPU核心板设计完毕
经过两个月努力,计划中的8位和32位核心板原理设计和PCB设计告一段落,核心板可以外扩不同的驱动底板,走线非常多,有高频数字电路,因此采用4层PCB提高稳定性。这2款核心板可应用到智能交通、汽车电子、继电保护、环境监测、新能源、楼宇自控、智慧城市和工业自动化许多行业领域。这样的工业场合一般电磁兼容环境恶劣,旁边经常有大功率电机或可控硅之类的电磁污染设备,因此需要工业级的核心处理器。
目前8位选用AVR 的Mega系列8位处理器,这款8位单片机其实还是比较成功的,同样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,而且外设也比较丰富,包括SPI、双USART、CAN、IIC和多路ADC/DAC驱动口等,FLASH和RAM也相对可观。而且在国内车规电子、国家电网、无人机等场合应用比较多。可惜的是ATMEL公司推出这款高性能单片机后,遇到了强大的ARM系列处理器的狙击,ARM公司成功主要是商业模式的成功,以授权模式替代自己做芯片,Mega系列在与Cortex-M核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,后来ATMEL公司被MicroChip公司收购,但Mega系列并不算失败,在8位单片机中算很成功的,尤其是工业控制和科研领域,国内依然有许多企业在使用这款单片机,国际著名的Arduino开源硬件平台也大量采用这款MCU。Mega系列MCU调试有个麻烦点就是熔丝位的配置较烧脑,这个熔丝位有很多好处,第一让芯片抗干扰能力增强,第二可以预装bootloader程序,第三防盗版。
国内8位单片机教育一般以 INTEL的MCS-51系列开始的,可以说51核单片机在国内名气更大一些,现在INTEL已经完全开源,但51核是基于CSIC复杂指令集的单片机,持续扩展高性能和兼容性方面不太理想。不过TI德州仪器等公司后来也在51核基础上搞了CC2530/2540系列RF芯片,他们用地址空间映射方式拓展了FLASH空间,提高了性能,但51核毕竟相对落后,后续TI的RF芯片如CC2640等就用了CM3,成本上去了,单纯跑蓝牙/Zigbee协议栈又有点浪费,其实不如用Mega系列MCU。
32位核心CPU板目前采用CM3、CM4,这个很多人应用在此不详细介绍,不过我们在扩展应用上,我们增加了彩屏驱动和10M/100M/自适应网口驱动,因为工业以太网应用很广。与8位CPU板不同的是,32位CPU性能要强大的多,内存消耗也多。比如硬件外设上有2个USART和3个UART口,可扩展多个USB口,IIC口。3个SPI口,可扩展高速SDI、SQI口,还有超20路ADC口,多路DAC口转PWM脉宽调制输出,定时器也有很多,普通IO口可改造成FSMC灵活驱动IO口带彩屏、扩展RAM、SD卡/TF卡等,总之32位核心板性能十分强大。
不同于单任务的状态机,正是这些高性能MCU/MPU的出现,才需要多任务操作系统,比如Free-RTOS、OS-II、OS-III、RT-Thread 、Linux等,操作系统是基于各种硬件指令集和底层驱动之上的,不仅为管理硬件资源,而且优化内存和文件系统,同时提高安全性,并便于开发者和应用层调用。
后面我们将继续基于32位龙芯处理器等国产核心工控主板的开发,现代计算机技术最初都是由欧美国家里的精英科技人才掌握,国内能接触到核心资源的非常少,很多技术都是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,很难贯通。我公司常年在嵌入式系统上面开发,逐渐接触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内核,但做芯片不是我们强项,在计算机技术产业链上找到几个合适的创新点还是有机会的。
也希望更多有远大志向者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!
2022年6月12日